红喉歌鸲:从宫廷宠物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的命运如何?
红喉歌鸲:从宫廷宠物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的命运如何?
进入九月,人们迎来了白露节气,也意味着秋季的正式开始。此时,白天气温依然炎热,但夜晚气温骤降,清晨的露水也随之增厚,明显感受到凉爽的秋意。对于许多北方夏候鸟来说,白露节气是一道严肃的逐客令,意味着它们需要开始漫长的迁徙之旅。
红喉歌鸲,一种来自东北长白山地区的美丽小鸟,也将在此时结束三个多月的繁育后代任务,准备南迁。它们对天气变化的预测精准,在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到来之前,会换上冬羽,带着自己的家人,一路向南飞去。
渤海湾:迁徙途中的补给站,也是捕鸟人的天堂
华北东部地区的渤海湾,拥有广阔的芦荡湿地,自古以来就是众多候鸟迁徙的重要补给站。红喉歌鸲也不例外,它们会在此短暂栖息,觅食补充能量,为接下来的旅程做好准备。这里也是各种鸟类聚集的地方,黄胸鹀、黑喉石、黑眉苇莺、白眉姬鹟等等,它们都在为南迁做着最后的准备。
然而,对于这些迁徙的鸟类来说,渤海湾不仅仅是补给站,也是危险之地。长久以来,渤海湾的捕鸟人熟知候鸟迁徙规律,在芦苇湿地和水渠地头布下层层迷网,捕捉各种迁徙经停的鸟类。白露节气正是红喉歌鸲大量到达津塘沿海地区的时候,也因此成为捕鸟人眼中的“猎物”。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随着全国各地花鸟市场的兴起,津塘地区的捕鸟行为愈演愈烈。无论大小,从天鹅大雁到戴菊柳莺,都被捕捉贩卖。一条完整的捕捉、收购、陆运、冷藏、空运产业链随之形成。
红喉歌鸲:笼中歌王,身价不菲
红喉歌鸲,以其艳丽的红色喉羽和美妙的歌声,成为鸟市上的明星,价格更是高昂。品相好的红喉歌鸲,价格甚至可以达到几十万。捕鸟人对这些红喉歌鸲的追求,甚至超过了对亲身孩子的爱护。
红喉歌鸲的鸣声十分动听,模仿能力强,站姿优雅,因此自古以来就是价值不菲的宠物。为它们制作的鸟笼、笼勾等器具,工艺精湛,价格不菲。几千元的算是低档的,几万、几十万,甚至过百万的也不算稀罕。
在清代中叶,红喉歌鸲更是成为宫廷笼鸟,备受帝王贝勒的青睐。相传乾隆皇帝听过红喉歌鸲的叫声后,龙颜大悦,写下“天唱地叫”四个大字,封红喉歌鸲为“天唱”,蓝喉歌鸲为“地叫”。
捕捉与死亡:红喉歌鸲的悲惨命运
这个无法考证的御赐封号,却给红喉歌鸲带来了灭顶之灾。大量红喉歌鸲在迁徙途中被捕捉,被挤在狭小的运输笼中,运往全国各地鸟市,甚至走私出境。
红喉歌鸲是食虫鸟类,在捕捉和运输过程中,它们会因为惊恐和环境变化而加速代谢,导致死亡率极高。据知情人士透露,几百几千只红喉歌鸲,只有不到五分之一能够活到养鸟人手中。这还不包括在养鸟者手中的死亡率。
从三有鸟类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喉歌鸲的命运转折
为了保护红喉歌鸲等濒危鸟类,经过众多学者和志愿者的努力,2021年2月,红喉歌鸲等几十种三有鸟类终于晋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从此,红喉歌鸲不再是笼中歌王,囚禁鸟类不再是爱鸟的行为。观鸟成为了更理想的爱鸟方式,在适当的距离内观察、了解它们的各种行为语言,聆听它们无拘无束的欢唱,这才是真正的爱鸟。
心得经验总结
红喉歌鸲的命运,折射出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和破坏。保护野生动物,不仅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保护人类自身。我们应该尊重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处,让这些美丽的精灵自由飞翔。
进入九月,人们迎来了白露节气,也意味着秋季的正式开始。此时,白天气温依然炎热,但夜晚气温骤降,清晨的露水也随之增厚,明显感受到凉爽的秋意。对于许多北方夏候鸟来说,白露节气是一道严肃的逐客令,意味着它们需要开始漫长的迁徙之旅。
红喉歌鸲,一种来自东北长白山地区的美丽小鸟,也将在此时结束三个多月的繁育后代任务,准备南迁。它们对天气变化的预测精准,在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到来之前,会换上冬羽,带着自己的家人,一路向南飞去。
渤海湾:迁徙途中的补给站,也是捕鸟人的天堂
华北东部地区的渤海湾,拥有广阔的芦荡湿地,自古以来就是众多候鸟迁徙的重要补给站。红喉歌鸲也不例外,它们会在此短暂栖息,觅食补充能量,为接下来的旅程做好准备。这里也是各种鸟类聚集的地方,黄胸鹀、黑喉石、黑眉苇莺、白眉姬鹟等等,它们都在为南迁做着最后的准备。
然而,对于这些迁徙的鸟类来说,渤海湾不仅仅是补给站,也是危险之地。长久以来,渤海湾的捕鸟人熟知候鸟迁徙规律,在芦苇湿地和水渠地头布下层层迷网,捕捉各种迁徙经停的鸟类。白露节气正是红喉歌鸲大量到达津塘沿海地区的时候,也因此成为捕鸟人眼中的“猎物”。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随着全国各地花鸟市场的兴起,津塘地区的捕鸟行为愈演愈烈。无论大小,从天鹅大雁到戴菊柳莺,都被捕捉贩卖。一条完整的捕捉、收购、陆运、冷藏、空运产业链随之形成。
红喉歌鸲:笼中歌王,身价不菲
红喉歌鸲,以其艳丽的红色喉羽和美妙的歌声,成为鸟市上的明星,价格更是高昂。品相好的红喉歌鸲,价格甚至可以达到几十万。捕鸟人对这些红喉歌鸲的追求,甚至超过了对亲身孩子的爱护。
红喉歌鸲的鸣声十分动听,模仿能力强,站姿优雅,因此自古以来就是价值不菲的宠物。为它们制作的鸟笼、笼勾等器具,工艺精湛,价格不菲。几千元的算是低档的,几万、几十万,甚至过百万的也不算稀罕。
在清代中叶,红喉歌鸲更是成为宫廷笼鸟,备受帝王贝勒的青睐。相传乾隆皇帝听过红喉歌鸲的叫声后,龙颜大悦,写下“天唱地叫”四个大字,封红喉歌鸲为“天唱”,蓝喉歌鸲为“地叫”。
捕捉与死亡:红喉歌鸲的悲惨命运
这个无法考证的御赐封号,却给红喉歌鸲带来了灭顶之灾。大量红喉歌鸲在迁徙途中被捕捉,被挤在狭小的运输笼中,运往全国各地鸟市,甚至走私出境。
红喉歌鸲是食虫鸟类,在捕捉和运输过程中,它们会因为惊恐和环境变化而加速代谢,导致死亡率极高。据知情人士透露,几百几千只红喉歌鸲,只有不到五分之一能够活到养鸟人手中。这还不包括在养鸟者手中的死亡率。
从三有鸟类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喉歌鸲的命运转折
为了保护红喉歌鸲等濒危鸟类,经过众多学者和志愿者的努力,2021年2月,红喉歌鸲等几十种三有鸟类终于晋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从此,红喉歌鸲不再是笼中歌王,囚禁鸟类不再是爱鸟的行为。观鸟成为了更理想的爱鸟方式,在适当的距离内观察、了解它们的各种行为语言,聆听它们无拘无束的欢唱,这才是真正的爱鸟。
心得经验总结
红喉歌鸲的命运,折射出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和破坏。保护野生动物,不仅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保护人类自身。我们应该尊重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处,让这些美丽的精灵自由飞翔。
本文为原创作品,转发请保留链接:https://77cy.com/xunliankouling/28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