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驱虫误区大揭秘:5大常见错误,你中招了吗?

狗狗驱虫误区大揭秘:5大常见错误,你中招了吗?

狗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它们陪伴我们欢笑,也陪伴我们哭泣。为了更好地照顾它们,我们不仅要给它们提供优质的食物和生活环境,还要定期进行驱虫。驱虫是预防狗狗感染寄生虫的关键,然而,许多铲屎官对驱虫存在着一些误解,导致驱虫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给狗狗带来更大的危害。

本文将针对常见的狗狗驱虫误区进行深入解读,帮助铲屎官们了解正确的驱虫方法,为狗狗筑起一道健康的防护墙。

误区一:打过疫苗就不用驱虫

许多铲屎官认为,给狗狗打过疫苗就相当于给它们穿上了一层“防护服”,可以抵御各种病菌和寄生虫的侵袭,因此无需再进行驱虫。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疫苗的作用是预防狗狗患上传染病,例如狂犬病、犬瘟热、细小病毒等。而寄生虫则是一种独立的生物,它们不会被疫苗杀死。狗狗即使打过疫苗,也依然有可能感染寄生虫。

正确做法: 疫苗和驱虫是两项独立的措施,必须同时进行。定期给狗狗接种疫苗,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定期进行驱虫,防止寄生虫的侵害。

误区二:洗澡可以治跳蚤

有些铲屎官发现狗狗身上有跳蚤,便会给狗狗洗澡,以为这样可以彻底消灭跳蚤。实际上,洗澡只能清洁狗狗的毛发,并不能杀死跳蚤和其他寄生虫。

跳蚤的生命力十分顽强,它们可以在水中存活很长时间,即使在洗过澡后,它们仍然可能在狗狗身上繁衍生息。

正确做法: 定期洗澡,可以保持狗狗的毛发清洁;定期驱虫,才能有效消灭寄生虫。

误区三:一种药可驱所有寄生虫

市面上存在一些宣称可以驱除所有寄生虫的药物,但实际上,这并不科学。寄生虫的种类多种多样,包括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而体内和体外寄生虫又各自有好几种。不同的药物针对的寄生虫种类不同,并非所有药物都能驱除所有寄生虫。

正确做法: 首先要了解每种药物的驱虫范围,然后根据狗狗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确保狗狗体内外都能远离寄生虫困扰。

误区四:一次驱虫终生有效

有些铲屎官认为,只要给狗狗驱过一次虫,就能够一劳永逸,免受寄生虫的困扰。然而,驱虫药对宠物的保护力通常可以维持一个月左右。

以福来恩为例,其有效成分进入宠物的皮脂腺,会维持一个月的保护时间,一个月之后就要重新驱虫。

正确做法: 坚持每月一驱。而且跳蚤最短生长周期只有14天,耳螨最短生长周期只有16天。一个月的时间,新生的一批寄生虫可能又会卷土重来。所以,驱虫需要每月进行!

误区五:眼睛看不到就是没有

许多铲屎官认为,只要狗狗身上没有看到寄生虫,就说明没有感染寄生虫,无需进行驱虫。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人肉眼看到的跳蚤其实只占整个跳蚤家族的5%,其余95%的蚤卵、幼蚤等都隐藏在环境中,不会轻易被发现。其他体外寄生虫亦然。

正确做法: 即使看不到寄生虫,也要定期驱虫。一方面,需要防患于未然,预防狗狗再次感染寄生虫;另一方面,要注意对周围环境驱虫,如果不注意环境中的寄生虫,孵化的虫卵会重新跳到狗身上。

误区六:吃了药就肯定拉出虫子

一些铲屎官给狗狗驱虫后,会仔细观察狗狗的便便,期待看到寄生虫排出体外。然而,并非所有驱虫药都能让寄生虫从体内排出。

有些寄生虫,例如滴虫、球虫,都是无法用肉眼看见的。即使没有在便便中看到虫子,也不代表狗狗没有感染寄生虫。

正确做法: 坚持每月使用一次适口性和安全性更好的驱虫药,防患于未然,坚决不给寄生虫在狗狗体内长大的机会。

总结

狗狗驱虫是保证狗狗健康的必要措施,但许多铲屎官对驱虫存在着一些误解,导致驱虫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给狗狗带来更大的危害。

希望本文的讲解能够帮助铲屎官们了解正确的驱虫方法,为狗狗筑起一道健康的防护墙,让它们远离寄生虫的困扰,健康快乐地陪伴在我们身边。

本文为原创作品,转发请保留链接:https://77cy.com/showinfo-4-85317-0.html

上一篇: 如何判断狗狗食量是否合适?3种方法轻松掌握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