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孩子被狗咬伤:家长和养狗人士必知的安全指南
如何避免孩子被狗咬伤:家长和养狗人士必知的安全指南
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但也可能对孩子构成潜在的威胁。据相关资料显示,每 40 秒,美国境内就有一人因为被狗咬伤而要接受医疗,一年里总数达 80 万,其中一半是儿童。80% 的儿童被狗咬事件是被自己家中的狗 (占 30%) 或邻居的狗 (50%) 造成。在中国,小孩子被狗咬的情况也时常发生,这必须要引起我们家长和广大养狗人士的注意。
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我们需要了解狗狗咬人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悲剧发生。
一、 了解狗狗咬人的原因
1. 狗狗并非天生温顺:
没有哪种狗是绝对不咬人的。美国研究者们对 537 例儿童被狗咬伤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咬伤事件中混血狗占了两成,拉布拉多占了一成,罗特威尔和德国牧羊犬加起来占一成,金毛巡回犬只占其中的 3%。虽然温和的犬类伤害孩子较少,但像拉布拉多犬这样广受欢迎的宠物犬类,同样会攻击儿童。而流浪狗咬小孩的事情更容易发生。
2. 狗狗攻击孩子的常见原因:
护食或护玩具: 狗狗在感到孩子 (尤其是 6 岁以下) 可能要夺走它的食物或玩具时更容易发起攻击。
领地意识: 狗狗感到自己的领地被孩子侵犯时更容易发起攻击。
看护食物: 狗狗在看护自己的食物时更容易对突然到来的熟悉小孩发起攻击。
保护领地: 狗狗容易因保护领地而对陌生小孩发起攻击。
焦躁不安: 狗狗如果碰上吵闹、尖叫的婴儿或幼儿,容易因焦躁而发起攻击。
身体疾病: 大多数狗狗还伴有骨骼和皮肤感染现象,有一半狗狗还患有眼疾、肝脏、肾脏等生理疾病。这些疾病会随着狗狗的成长而加重,并引起越来越剧烈的疼痛,而疼痛也可导致狗狗攻击小孩。
3. 狗狗兴奋也可能导致攻击:
有时狗狗在与小孩玩得兴起时也会突然攻击小孩。这种情况下狗狗可能因受到小孩的尖叫声或突然举动刺激而变得兴奋,这时,它也想参与进来。但糟糕的是,它可能采取与其它狗狗用爪子和牙齿玩耍的方式参与进来——很显然,这时悲剧就发生了。
二、 狗狗咬人的征兆
狗狗预备发起攻击行为时,一般都会有很明显的征兆。一旦发现狗狗有这样的征兆,做出正确的应对对于减轻伤害很有帮助。
耳朵紧贴脑袋: 当狗狗的耳朵向后紧贴脑袋,腿绷得紧紧的,背上的毛也竖了起来,就得当心点儿了。
凶狠的叫声: 如果它叫得很凶,而且把牙齿甚至牙龈都露了出来,那家伙是真的打算咬人了。
三、 如何避免孩子被狗咬伤
为了预防狗狗咬伤,家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不要带孩子去狗市,不能单独让孩子和狗狗相处。
2. 路上看到狗狗时别让孩子冒然去摸,要摸也要在家长的看护下,主人的同意下。
3. 提醒孩子不要到处奔跑,尤其是在看到狗狗的时候,这样会引起他的追赶,伤到自己。
4. 告诉孩子不要挑战狗狗的耐心,切勿拿石头或者尖锐的东西扔它。
5. 家里养宠物的,禁止宠物进入宝宝的房间,或和宝宝一起睡。
6. 千万别靠近正在吃东西、睡觉或者照料幼崽的狗狗。 狗狗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更加警惕,出于护食和护崽的本能而咬人。
7. 了解狗狗的性格和行为。 不同品种的狗狗性格差异很大,一些狗狗天生比较胆小或攻击性强。家长应该了解家中狗狗的性格,并根据狗狗的性格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8. 避免和陌生狗狗接触。 不认识的狗狗可能会有攻击性,家长应该避免孩子与陌生狗狗接触。
9. 教育孩子如何与狗狗相处。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如何与狗狗安全相处,例如不要逗弄狗狗,不要打扰狗狗睡觉,不要抢狗狗的食物。
10. 教会孩子正确的求救方式。 如果孩子被狗狗攻击,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如何求救,例如大声呼叫大人,或者拨打报警电话。
四、 被狗咬伤后的处理
一旦小孩被狗狗咬到之后,要立即送往医院救治,不要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
立即清洗伤口: 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伤口,并用碘伏消毒。
注射狂犬疫苗: 尽快到医院注射狂犬疫苗,防止感染狂犬病。
观察狗狗情况: 观察咬人的狗狗情况,如果狗狗是流浪狗,需要向当地动物防疫部门报告。
报警: 如果狗狗是主人饲养的,家长应该及时向警方报警。
五、 养狗人士的责任
除了家长和小孩要注意外,我们养狗的主人平时也要多加留意。
出门遛狗的时候,必须要戴牵引绳。
据调查显示,拴着锁链的狗狗咬伤人的概率要比普通狗狗高 2.8 倍,因此我们主人一定要看管好自家的狗狗,不要让其误伤到自己和别人。
及时接种狂犬疫苗: 定期给狗狗接种狂犬疫苗,并做好相关防疫工作。
定期进行体检: 定期带狗狗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狗狗的疾病,避免因疾病导致攻击行为。
训练狗狗服从命令: 训练狗狗服从命令,例如坐下、站立、躺下、过来等,以便在必要的时候控制狗狗的行为。
避免过度刺激狗狗: 不要在狗狗进食、睡觉、照料幼崽的时候靠近它,不要打扰狗狗休息,避免过度刺激狗狗。
注意狗狗的健康状况: 关注狗狗的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狗狗有异常行为,及时带狗狗去宠物医院进行检查。
六、 心得经验总结
保护孩子安全,需要家长和养狗人士的共同努力。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教会孩子如何安全地与狗狗相处。养狗人士要负起责任,做好狗狗的管理工作,避免狗狗误伤他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和狗狗在安全的环境中和谐相处。
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但也可能对孩子构成潜在的威胁。据相关资料显示,每 40 秒,美国境内就有一人因为被狗咬伤而要接受医疗,一年里总数达 80 万,其中一半是儿童。80% 的儿童被狗咬事件是被自己家中的狗 (占 30%) 或邻居的狗 (50%) 造成。在中国,小孩子被狗咬的情况也时常发生,这必须要引起我们家长和广大养狗人士的注意。
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我们需要了解狗狗咬人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悲剧发生。
一、 了解狗狗咬人的原因
1. 狗狗并非天生温顺:
没有哪种狗是绝对不咬人的。美国研究者们对 537 例儿童被狗咬伤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咬伤事件中混血狗占了两成,拉布拉多占了一成,罗特威尔和德国牧羊犬加起来占一成,金毛巡回犬只占其中的 3%。虽然温和的犬类伤害孩子较少,但像拉布拉多犬这样广受欢迎的宠物犬类,同样会攻击儿童。而流浪狗咬小孩的事情更容易发生。
2. 狗狗攻击孩子的常见原因:
护食或护玩具: 狗狗在感到孩子 (尤其是 6 岁以下) 可能要夺走它的食物或玩具时更容易发起攻击。
领地意识: 狗狗感到自己的领地被孩子侵犯时更容易发起攻击。
看护食物: 狗狗在看护自己的食物时更容易对突然到来的熟悉小孩发起攻击。
保护领地: 狗狗容易因保护领地而对陌生小孩发起攻击。
焦躁不安: 狗狗如果碰上吵闹、尖叫的婴儿或幼儿,容易因焦躁而发起攻击。
身体疾病: 大多数狗狗还伴有骨骼和皮肤感染现象,有一半狗狗还患有眼疾、肝脏、肾脏等生理疾病。这些疾病会随着狗狗的成长而加重,并引起越来越剧烈的疼痛,而疼痛也可导致狗狗攻击小孩。
3. 狗狗兴奋也可能导致攻击:
有时狗狗在与小孩玩得兴起时也会突然攻击小孩。这种情况下狗狗可能因受到小孩的尖叫声或突然举动刺激而变得兴奋,这时,它也想参与进来。但糟糕的是,它可能采取与其它狗狗用爪子和牙齿玩耍的方式参与进来——很显然,这时悲剧就发生了。
二、 狗狗咬人的征兆
狗狗预备发起攻击行为时,一般都会有很明显的征兆。一旦发现狗狗有这样的征兆,做出正确的应对对于减轻伤害很有帮助。
耳朵紧贴脑袋: 当狗狗的耳朵向后紧贴脑袋,腿绷得紧紧的,背上的毛也竖了起来,就得当心点儿了。
凶狠的叫声: 如果它叫得很凶,而且把牙齿甚至牙龈都露了出来,那家伙是真的打算咬人了。
三、 如何避免孩子被狗咬伤
为了预防狗狗咬伤,家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不要带孩子去狗市,不能单独让孩子和狗狗相处。
2. 路上看到狗狗时别让孩子冒然去摸,要摸也要在家长的看护下,主人的同意下。
3. 提醒孩子不要到处奔跑,尤其是在看到狗狗的时候,这样会引起他的追赶,伤到自己。
4. 告诉孩子不要挑战狗狗的耐心,切勿拿石头或者尖锐的东西扔它。
5. 家里养宠物的,禁止宠物进入宝宝的房间,或和宝宝一起睡。
6. 千万别靠近正在吃东西、睡觉或者照料幼崽的狗狗。 狗狗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更加警惕,出于护食和护崽的本能而咬人。
7. 了解狗狗的性格和行为。 不同品种的狗狗性格差异很大,一些狗狗天生比较胆小或攻击性强。家长应该了解家中狗狗的性格,并根据狗狗的性格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8. 避免和陌生狗狗接触。 不认识的狗狗可能会有攻击性,家长应该避免孩子与陌生狗狗接触。
9. 教育孩子如何与狗狗相处。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如何与狗狗安全相处,例如不要逗弄狗狗,不要打扰狗狗睡觉,不要抢狗狗的食物。
10. 教会孩子正确的求救方式。 如果孩子被狗狗攻击,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如何求救,例如大声呼叫大人,或者拨打报警电话。
四、 被狗咬伤后的处理
一旦小孩被狗狗咬到之后,要立即送往医院救治,不要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
立即清洗伤口: 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伤口,并用碘伏消毒。
注射狂犬疫苗: 尽快到医院注射狂犬疫苗,防止感染狂犬病。
观察狗狗情况: 观察咬人的狗狗情况,如果狗狗是流浪狗,需要向当地动物防疫部门报告。
报警: 如果狗狗是主人饲养的,家长应该及时向警方报警。
五、 养狗人士的责任
除了家长和小孩要注意外,我们养狗的主人平时也要多加留意。
出门遛狗的时候,必须要戴牵引绳。
据调查显示,拴着锁链的狗狗咬伤人的概率要比普通狗狗高 2.8 倍,因此我们主人一定要看管好自家的狗狗,不要让其误伤到自己和别人。
及时接种狂犬疫苗: 定期给狗狗接种狂犬疫苗,并做好相关防疫工作。
定期进行体检: 定期带狗狗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狗狗的疾病,避免因疾病导致攻击行为。
训练狗狗服从命令: 训练狗狗服从命令,例如坐下、站立、躺下、过来等,以便在必要的时候控制狗狗的行为。
避免过度刺激狗狗: 不要在狗狗进食、睡觉、照料幼崽的时候靠近它,不要打扰狗狗休息,避免过度刺激狗狗。
注意狗狗的健康状况: 关注狗狗的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狗狗有异常行为,及时带狗狗去宠物医院进行检查。
六、 心得经验总结
保护孩子安全,需要家长和养狗人士的共同努力。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教会孩子如何安全地与狗狗相处。养狗人士要负起责任,做好狗狗的管理工作,避免狗狗误伤他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和狗狗在安全的环境中和谐相处。
本文为原创作品,转发请保留链接:https://77cy.com/showinfo-4-968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