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如鼠?揭秘灰鼠蛇:温顺无毒,断尾求生,濒危物种值得关注
胆小如鼠?揭秘灰鼠蛇:温顺无毒,断尾求生,濒危物种值得关注
“胆小如鼠”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胆怯怕事。但你知道吗?有一种蛇也被冠以“胆小如鼠”的称号,它就是灰鼠蛇。虽然名字里带“鼠”,但它可是货真价实的蛇类,而且还是一种无毒蛇。更有趣的是,灰鼠蛇的性格相当温顺,不会主动攻击人,甚至还会用断尾求生的方式逃跑,堪称蛇类中的“胆小鬼”。
一、基本信息
灰鼠蛇,学名 Ptyas korros,又称黄梢蛇、过树蛇、过树龙等,属于游蛇科鼠蛇属。它广泛分布于印度、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在中国华南地区也比较常见。
二、形态特征
灰鼠蛇体型细长,一般体长超过1米,呈网纹状。它拥有大而圆的眼睛,上唇为灰褐色,蛇体中部和后部的背鳞中间都带有黑褐色纵线,连接成黑褐色纵纹。腹面为淡黄色,背面为棕褐色或橄榄灰色,躯干后部和尾背鳞片边缘为黑褐色。
三、生活习性
灰鼠蛇喜欢栖息在丘陵和平原地带,常在田基、路边、沟边的灌木林、水田、溪流、溪边石上或草丛中活动。它们昼夜都会出来活动,尤其喜欢在阵雨后、阳光出来的时候外出觅食。灰鼠蛇通常会呆在路边、沟边的灌木顶上,等待太阳的照射,有时也会在竹枝上休息。
灰鼠蛇以树蛙、雨蛙、蜥蜴、小鸟等小型动物为食。它们通常会在树枝或草丛中等待猎物,然后迅速出击,用牙齿咬住猎物,并用身体将其缠绕致死。
灰鼠蛇在每年的11月开始冬眠,冬眠时间会根据气温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四、繁殖方式
灰鼠蛇为卵生动物,每年5~6月产卵,每次产卵1~9枚,孵化期约为2个月。
五、补充信息
灰鼠蛇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并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这意味着灰鼠蛇的数量正在减少,需要人们的关注和保护。
2020年,国家林草局发布的《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禁止了灰鼠蛇的食用性养殖,只允许用于药用、科研等非食用性目的的养殖。
六、心得经验总结
灰鼠蛇虽然被称为“胆小如鼠”,但它其实是一种温顺无毒的蛇类。它们的断尾求生行为也充满了智慧和生存本能。作为一种濒危物种,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灰鼠蛇的生存状况,保护它们的栖息地,避免过度捕杀,为它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胆小如鼠”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胆怯怕事。但你知道吗?有一种蛇也被冠以“胆小如鼠”的称号,它就是灰鼠蛇。虽然名字里带“鼠”,但它可是货真价实的蛇类,而且还是一种无毒蛇。更有趣的是,灰鼠蛇的性格相当温顺,不会主动攻击人,甚至还会用断尾求生的方式逃跑,堪称蛇类中的“胆小鬼”。
一、基本信息
灰鼠蛇,学名 Ptyas korros,又称黄梢蛇、过树蛇、过树龙等,属于游蛇科鼠蛇属。它广泛分布于印度、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在中国华南地区也比较常见。
二、形态特征
灰鼠蛇体型细长,一般体长超过1米,呈网纹状。它拥有大而圆的眼睛,上唇为灰褐色,蛇体中部和后部的背鳞中间都带有黑褐色纵线,连接成黑褐色纵纹。腹面为淡黄色,背面为棕褐色或橄榄灰色,躯干后部和尾背鳞片边缘为黑褐色。
三、生活习性
灰鼠蛇喜欢栖息在丘陵和平原地带,常在田基、路边、沟边的灌木林、水田、溪流、溪边石上或草丛中活动。它们昼夜都会出来活动,尤其喜欢在阵雨后、阳光出来的时候外出觅食。灰鼠蛇通常会呆在路边、沟边的灌木顶上,等待太阳的照射,有时也会在竹枝上休息。
灰鼠蛇以树蛙、雨蛙、蜥蜴、小鸟等小型动物为食。它们通常会在树枝或草丛中等待猎物,然后迅速出击,用牙齿咬住猎物,并用身体将其缠绕致死。
灰鼠蛇在每年的11月开始冬眠,冬眠时间会根据气温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四、繁殖方式
灰鼠蛇为卵生动物,每年5~6月产卵,每次产卵1~9枚,孵化期约为2个月。
五、补充信息
灰鼠蛇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并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这意味着灰鼠蛇的数量正在减少,需要人们的关注和保护。
2020年,国家林草局发布的《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禁止了灰鼠蛇的食用性养殖,只允许用于药用、科研等非食用性目的的养殖。
六、心得经验总结
灰鼠蛇虽然被称为“胆小如鼠”,但它其实是一种温顺无毒的蛇类。它们的断尾求生行为也充满了智慧和生存本能。作为一种濒危物种,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灰鼠蛇的生存状况,保护它们的栖息地,避免过度捕杀,为它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本文为原创作品,转发请保留链接:https://77cy.com/richangkepu/30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