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家鼠和小家鼠的区别:体型、习性、危害对比,带你了解两种常见鼠类

褐家鼠和小家鼠的区别:体型、习性、危害对比,带你了解两种常见鼠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令人厌烦的“不速之客”——老鼠。它们不仅会破坏我们的财产,还会传播疾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而褐家鼠和小家鼠,作为我们最常见的两种家鼠,往往让不少人难以区分。

一、体型特征:

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也称为褐鼠、大家鼠、白尾吊、粪鼠、沟鼠,属于中型鼠类,体格粗壮。雄性体重约133克,体长133~238毫米,雌性体重约106克,体长127~188毫米。尾长明显短于体长,尾毛稀疏,尾上环状鳞片清晰可见。耳短而厚,向前翻不到眼睛。后足长35~45毫米。背毛棕褐色或灰褐色,腹部灰色,略带污白。尾二色,上面灰褐色,下面灰白色。
小家鼠(Mus musculus),体型最小,体长60-90毫米,体重7-20克。尾长略短于体长,鼠粪如同米粒大小。全身毛色为深灰色,腹部较浅,口鼻尖,耳有细毛。

二、习性差异:

褐家鼠适应性强,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包括人类居住的房屋、仓库、下水道等。它们喜欢生活在温暖、潮湿、食物丰富的地方,通常以谷物、水果、蔬菜、肉类等为食。褐家鼠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很少活动,晚上出来觅食。
小家鼠也喜欢温暖潮湿的地方,但它们对环境要求更高,更倾向于生活在温暖、干燥、食物充足的地方,比如厨房、食品仓库等。小家鼠通常以谷物、种子、水果、昆虫等为食,也喜欢吃肉类和奶制品。小家鼠同样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很少活动,晚上出来觅食。

三、危害对比:

褐家鼠是常见的家庭害虫,会破坏家具、电线、食物等,还会传播疾病,例如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褐家鼠的繁殖能力强,一年可以繁殖5-7窝,每窝产仔5-12只,因此它们的危害性更大。
小家鼠的繁殖能力同样强,一年可以繁殖5-10窝,每窝产仔4-8只。它们会破坏食物、家具、衣物等,还会传播疾病,例如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等。由于体型较小,小家鼠更容易进入人类住所,造成更大的危害。

四、如何防治:

环境治理: 首先要做好环境卫生,清除杂物,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减少鼠类可利用的藏身之处。
堵塞鼠洞: 堵塞鼠洞是防治鼠类的重要措施,可以用水泥、砖块等材料将鼠洞封堵。
设置捕鼠器: 捕鼠器是捕杀鼠类的常用工具,可以使用传统的捕鼠器或电子捕鼠器。
使用灭鼠药: 灭鼠药可以有效杀灭鼠类,但要注意安全,避免误食或误用。


心得经验总结:

无论是褐家鼠还是小家鼠,它们都是人类生活中的常见害虫,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因此,我们应该加强鼠类防治工作,杜绝鼠患,保障我们的健康和生活安全。

本文为原创作品,转发请保留链接:https://77cy.com/richangkepu/25706.html

上一篇: 狼狗品种大盘点:常见狼狗品种介绍及特征分析


搜索